在漯河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实践中,漯河市清源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源供水”)积极创新,探索实践“铁脚板+网格化”供水服务新模式,精心打造了一支由党员骨干领衔的24人“水管家”队伍。他们身着“志愿红”,胸佩党徽,精准嵌入全市17个社区网格,将供水服务窗口前移至居民家门口,以主动作为、精准高效的服务,织密织牢民生用水“幸福网”,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的“水动力”。
一、 模式创新: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下沉”
清源供水公司打破传统服务模式壁垒,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通过划定清晰责任区、建立即时响应网络,“水管家”们以“铁脚板”丈量民情,深入社区楼宇,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这一创新模式实现了服务范围全覆盖、响应诉求零距离,有效解决了群众用水“急难愁盼”问题,显著提升了服务效能和用户满意度。
二、 服务升级: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
“水管家”队伍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他们不仅是用水故障的修复者,更是隐患的排查者和民情的感知者:
精准排患,守护安全:如湘江路社区网格员张臣潇,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在一次例行走访中敏锐发现博顺未来华城用户家中水表空转,他迅速运用“听、测、查”三步法精准锁定马桶水箱漏水隐患,半小时内完成修复,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无畏艰辛,保障供应:面对持续的酷暑高温,网格员们迎难而上。西坡李社区用户水压异常反映,张臣潇顶着近40℃高温上门,为保护居民家的木地板,他选择在狭窄的走廊作业,汗水浸透衣衫也浑然不觉,直至水流恢复通畅。铁西区网格员李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担当,在40℃的酷暑高温下,他接到用户家中分水器老化、阀门渗漏的紧急报修,面对狭窄闷热的作业空间,他专注地投入维修,熟练地更换分水器和阀门,汗水不断从额头滴落,湿透的工服紧紧贴在背上,颜色深了一大片,维修完成后,他全身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用户看着心疼又感激:“李师傅这身汗,是为我们流的!”
心系特殊,温情守护:对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水管家”们严格落实“每周必访”,提供代缴水费、设施检查等贴心服务。月湾湖社区网格员王旭在一次走访中,发现老人家中水龙头滤网堵塞严重导致水流细小,二话不说拿出工具仔细清理,及时为老人疏通堵塞水龙头,保障其用水无忧,体现了服务的人文温度。
指尖联动,高效解难:泰山社区网格员袁洋利用“水管家”微信群,搭建便捷沟通桥梁。快速响应、高效协调,圆满解决用户错缴水费问题。近日,群内一位用户焦急反映因操作失误交错近千元水费,袁洋立即安抚用户情绪,迅速通过系统核实情况,并主动联系收款方用户说明缘由。他耐心沟通协调,积极协助双方办理退费手续,仅用一天时间就圆满解决了这场“乌龙”,让错缴费用的用户放下了心头之优,用户特意在群里留言:“网格员真是我们的‘及时雨’,不仅速度快,态度还特别好!”
三、 价值彰显:红心润泽,清泉惠万家
“一根水管连万家,一颗红心润民生”。“水管家”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匠心治水、真情为民”的承诺:
他们是党建旗帜的践行者:清源公司党员骨干化身供水网格员冲锋在前,将党的温暖关怀化作解决群众身边事的实际行动,筑牢了党群“连心桥”。
他们是优质服务的提供者:供水网格员以专业的技术、高效的行动、贴心的态度,保障了城市汩汩清流的顺畅安宁,让“放心水、优质服务”成为漯河民生幸福画卷中最温暖的底色。
他们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清源公司通过网格化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体系,将供水服务与社区管理、民生关怀紧密结合,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了“水力量”。
漯河清源供水有限公司以党建为引领,驱动“水管家”网格服务模式持续深化。这支活跃在群众身边的红色队伍,正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诠释担当,用真情温暖民心,不仅守护着城市的供水生命线,更源源不断地为漯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清泉般的治理活力与民生福祉。(栗健)